第219章:岳飞后人

红尘贼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刺梨小说www.jlchj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    河南,归德府,永城县。
  
      永城是个不足五千户的下等小县,在县城的东南有个规模不大的村镇,叫做义和庄。
  
      在义和庄的村口,树着一方石碑,碑文只有四个字:纯正不曲。
  
      这四个字的来头大的很,乃是洪武十年时候,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手书。
  
      开国君主为小小村庄题字,是因为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。
  
      这户人家姓岳,岳飞的岳。
  
      义和庄岳家是岳武穆嫡血后裔,瓒忠侯霖公之后。
  
      瓒忠侯霖公原本居住于宜兴,其后人在元末明初迁居至此,至今已传承一十三代,家主岳松乃是岳武穆的十九世孙。
  
      时至今日,义和庄的岳家祠堂里,依旧供奉着岳武穆岳爷爷亲笔手书的《后出师表》。
  
      “精忠报国”的岳爷爷那就不消说,本就是千古忠义的化身,后世子孙也没有了岳爷爷的赫赫战功,却也家风严谨,几百年来,始终不曾堕过岳武穆的名头。
  
      只要是从义和庄出来的人,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耕田的农夫,只要是姓岳的,就算是最狂妄无知的狂徒,也会恭恭敬敬的先行一个礼,以表对岳武穆的绝大尊崇之心。
  
      作为武穆后人,义和庄岳家这一支素来急公好义乐善好施,深得地方百姓的爱戴于尊重。
  
      剃发令早就下过好几次了,但岳家却始终不肯剃发易服,前几次官府的人来了,作为家主的岳松岳老太爷就搬出“自宋历元而至大明大清,虽国度有变律法数更,草民一族为之例外。”
  
      我岳家已经历过好几次改朝换代江山易主的事儿了,虽然历朝历代的制度都不尽相同,却没有人强迫我们做些什么,就算是当年的蒙元,也没有说要我们岳家剃发易服。
  
      把岳武穆的名头搬出来,就是希望可以保留旧有衣冠,希望官府开一个“免于剃发”的先例。
  
      前几次,这套说法还真的有些效果,顾忌到武穆后人的身份和岳家的影响力,官府中人始终没有强迫他们剃发,但是这一次好像有点不灵了。
  
      “剃发令是皇叔父摄政王亲自下的,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,你当是说着玩儿?”永城县令秦无异嘿嘿冷笑着说道:“前几次剃发令下达之时,你们就已违了朝廷法度,本就应该砍下你们的脑袋,姑且念尔等是武穆后裔,这才允许你们拖延些时日。现如今摄政王又下严令,治下百姓无论尊卑,一体剃发留辫,若有违抗视同叛逆论处。”
  
      “别以为有岳武穆的名头荫着,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。现如今是我大清的天下,你们岳家人怎么了?不照样是我大清的臣民?”
  
      秦县令斜着眼睛,冷冷的看着岳老太爷:“既然我做了这永城的父母官,必然要秉公办事,不管是谁都得给我乖乖的把头发剃了,这事没的商量。看在你们是武穆后人的情分上,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,这头发到底剃还是不剃?”
  
      “身体发肤,受之于父母,与朝廷何干?”岳老太爷说的义正辞严:“冠服之重,华夷之别,绝不可改。”
  
      “好一个绝不可改,还真是硬骨头。”秦县令哈哈大笑着说道:“连这江山都改了,还有什么不能改的?我听说这义和庄不许姓秦的人进来,我也姓秦,不也进来了吗?”
  
      岳武穆是忠义的化身,秦桧则是奸佞的代名词,岳家和秦家本就是日月不共出,冰炭不同炉的关系。
  
      绝不于秦姓交往,这不仅仅只是岳家的祖训,同时也是岳家人奉行了几百年的原则。
  
      不许秦姓人踏入义和庄半步,这也是几百年来的规矩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